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赣州市文广局2015年工作要点

来源:${currentUser.inDepartmentName!}发布时间:2015-07-21 00:00:00访问量: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文广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基本框架,着眼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增强赣南文化引导力、服务力、影响力、竞争力、传承力、创造力,为纵深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增强文化引导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重要政治任务,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引导文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效应,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丰富学习形式,增进学习效果,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基础上,采取培训交流、专家解读、开设宣传栏、网络专版、网络课堂、编印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义和实践要求。紧密联系文广工作实际,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推动各项文化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加快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服务力

    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成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宣传、文广、发改、财政等20多个市直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协调统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2.以点带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化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以及省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我市实施方案。以开展好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基础,在全市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级确定3-4个试点县、100个示范单位,指导各县(市、区)确定一批相应的试点乡 (镇)和示范单位。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和考察活动。

    3.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规范化、常态化,推进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增加社会化供给,把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三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引向纵深。备战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推动一批文化馆上等级,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立全市文化馆协会,发挥协会在服群众中的协同、协调、纽带作用。完成全市“户户通”建设任务,完善市本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络和市级广播电视公共覆盖长效机制,抓好高山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做到安全播出零事故。

    4.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我们的节日——广场乐、乡村乐”和“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为基础,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化作品和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精品,搭建自上而下的群众文艺作品选拔平台,组织参加第十七届“群星奖”、第六届中国少儿合唱节等活动。加强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筹备成立赣州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完善选拔招募、登记注册、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专场公益性演出。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增强文化影响力

  1.繁荣艺术创作。谋划全市艺术创作生产“十三五”规划,制定艺术创作年度计划,开展赣南采茶小戏调、展演,全面推小戏创作,建立剧本储备库,面向社会征集优秀剧本和创作项目。

   2.推出文艺精品。修改完善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组织申报“梅花奖”;启动创排采茶歌舞剧《贫穷的富翁》。按照市政府要求,创排赣州市第四届运动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落实《赣州市“中国梦•幸福赣州”文艺创作汇演活动方案》,开展“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创作和展演活动,着眼于国内、省内重大文艺赛事和活动,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完成美术馆藏品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工作,加强重点题材美术创作,组织参加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优秀作品展、首届江西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首届江西省青年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等活动。

   3.建立文艺扎根基层长效机制。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采风活动,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基层教、学、帮、带。继续开展“一乡镇一年四场演出”送戏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展演活动,推动文艺院团开展送戏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福利机构公益演出活动,抓好赣南传统戏曲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活动。

   4.推动艺术精品“走出去”。积极推荐优秀文艺作品参加国家、省级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拓宽与省外、境外文化交流渠道,组织参加“江西风景独好”——2015北京·江西金秋文化月活动,重点复排赣南采茶折子戏专场赴台流演出。与客家新闻网、赣州广播电视台合作,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赣南文艺精品宣传栏目。推进文艺科研工作,组织召开赣南采茶戏全国研讨会。

   四、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

   1.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多元化经营和连锁经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选择有代表性、积极性高的企业开展转型升级试点。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市场内容监管,全面落实网络文化企业内容自审制度,开展全市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大检查。加强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加强培训,全面提升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推进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制度。

   3.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支持打造好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园,推动信丰电子产业园打造影视视听设备龙头企业集群,推动宁都飞天工艺品产业园、国家级印刷产业包装基地建设,推动赣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发挥赣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平台作用,加大赣南影视基地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建立全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

   4.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认真研究梳理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制定符合赣州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推进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力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小微文化企业。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度。改进提升数字院营销手段和管理水平,力争2015年全市数字影院票房收入突破亿元。

  五、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继承和弘扬赣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

  1.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等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市博物馆新馆建设,争取2015年5月“国际博物馆日”开馆。编制赣州七里窑文物保护规划,推动成立申报领导小组,启动七里窑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加快实施《赣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总体规划》、《赣南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争取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纳入上级对口部门“十三五”规划。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尽早批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健全保护机构,推动设立独立的“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动建设赣州市“非遗”展示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关爱计划和抢救性记录工程,组织申报一批代表赣南客家文化精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整体提升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级。总结推广一批“非遗”保护的典型。推动建设客家主题图书馆。

  3.提高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以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文化遗产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国内“非遗”展演展示会等活动。全面完成“百馆展示工程”,加快建设数字展馆。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推荐申报开办民办博物馆。继续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4.挖掘、整理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籍保护,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组织申报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进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民间民俗文化。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服务机制,增强文化创造力

 1.提高文广治理水平。加快文广法治建设步伐,认真执行文广法律法规,加强文广执法监督。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动建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市美术馆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深化转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转制院团经营,召开全市院团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

 2.编制文广“十三五”规划。加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开展“十三五”规划调研论证、文本起草意见征求等工作,力争将重点文广工作纳入政府规划予以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文广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做好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和培训工作。面推进 “三区”人才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等人才工程。开展文广人才分级分类分层次分岗位培训,抓好演艺人才、文物文博人才、基层文化骨干、广电采编制播人才的培训,举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群众文艺等培训班,配齐配强乡、村文化专职人员,提升基层文广队伍整体素质。

 4.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实施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推动文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升文化管理和服务的科技装备水平。推进文广艺术科研项目研究,支持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重点文广艺术科研项目和课题。

 5.加强统计、宣传和督查。完善文广工作统计平台,建立完善文广统计体系和数据报送机制,全面落实每月、每季度、半年、全年文广数据统计上报制度。积极运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新兴媒体,宣传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为文化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不断完善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督查落实体系,确保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建立完善文广系统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若干规定,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下基层调研以及基层联系点等服务制度。加强文广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制度。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深化“三送”工作,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进一步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文章关键词:
分享文章到
扫码浏览